|
|||
周開權 當前,昭通全市上下正在開展干部作風和營商環境“雙提升”專項行動,作為一名黨員干部特別是宣傳系統干部,要切實增強主人翁意識,把自己的“小我”融入地方跨越式發展大局,帶頭樹立“人人都是營商環境、個個都是開放形象”的理念,不做“旁觀者”,要做“局中人”,從自我做起,從本職做起,從小事做起,形成優化營商環境的強大合力。 當好優化營商環境的“踐行者”。一是從本職崗位做起。每一個單位都是營商環境,每一個人都是服務窗口,都要立足崗位創新開展服務。堅持從企業和群眾需求出發,練就過硬本領,提升工作水平和服務質效,不給地方形象抹黑,不能成為地方營商環境的短板。二是要從細節做起。“一言一行皆形象,一舉一動塑環境”。一個城市的營商環境,涉及方方面面的細枝末節,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持續創新和不斷改進。要讓每一個進入巧家縣的投資商、外地人賓至如歸,有時候不在于盛大的歡迎儀式或是夸張的言辭,而在于一個真誠的笑臉、一個熱切的眼神、一句暖心的問候、一次善良的指引等細節。作為宣傳干部,要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,抓好城市管理的細節,持續改善城市文明環境。要通過志愿服務,主動維護環境文明,倡導文明新風尚,讓我們的城市更精致、更文明、更溫馨。 當好營商環境政策“小喇叭”。主動學習宣傳國務院《優化營商環境條例》《云南省優化營商環境辦法》,宣傳市、縣地方部門惠企政策;宣傳縣委、縣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,宣傳巧家行政審批、“放管服”改革、一站式辦結等高效便捷的新舉措,展現巧家開放、包容的胸懷,努力把巧家塑造成一個投資的洼地、興業的旺地、宜居的福地。要向社會層面宣傳優化營商環境工作,積極拓寬營商環境知曉范圍,推動形成人人關心營商環境、人人為營商環境獻計出力的良好輿論氛圍。積極構建“大宣傳”格局,加強各類媒體聯合宣傳立體化、無死角,為巧家營商環境當好“小廣播”。通過電子屏幕、宣傳標語、宣傳展板、發放宣傳冊、加強政務公開等方式,引導公眾關注巧家營商環境新聲音,倡導企業自覺誠信經營。 當好營商環境民意“傳聲筒”。始終堅持問題導向,利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每月遍訪、移民包保每月走訪、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網格管理等時機,深入一線開展營商環境民意調查,面對面和企業、商戶、群眾交流,及時傾聽民情民意,收集群眾訴求。通過縣級媒體平臺后臺管理,“雙提升”專項行動舉報電話、民意郵箱等渠道,全面掌握群眾反映的有關營商環境的熱點、難點、堵點、痛點問題,及時向相關部門反饋,推動辦理、解決,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、好辦事、不添堵。認真梳理線上線下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,提交相關部門研究改進,并為縣委、縣政府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提供參考。 當好營商環境形象“代言人”“七分做事,三分宣傳”。好的營商環境不僅需要經濟、政策等“硬”環境的保障,更需要輿論、文化提供的“軟”環境。既要埋頭苦干、扎實做好改進營商環境的各項基礎性工作,更要抬頭看路、因勢利導做好宣傳發動工作,讓優化營商環境的努力轉化為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動力。要發揮部門優勢,圍繞職能職責,采取“線上+線下”的方式,綜合利用媒體宣傳、社會宣傳、網絡宣傳等措施,深入宣傳全縣各級各部門圍繞“兩區一地”發展定位,整體推進全縣營商環境大提升專項行動的動態、進展和成效;宣傳優化營商環境的正面典型和先進經驗,積極挖掘、選樹榜樣,講好積極作為、勇于擔當、恪盡職守、無私奉獻的感人故事,傳播正能量。宣傳企業對優化營商環境的熱烈反響、群眾對解決熱點難點問題的切身體會等鮮活實例,通過前后對比和橫向對比,通過當事人的真情實感,讓外來客商感受到巧家變化,提高企業和群眾的知曉率和滿意度,提升巧家優化營商環境的感知度和影響力。 當好優化營商環境“店小二”。要提升服務意識,以“一張笑臉相迎,一杯熱茶暖心,一把椅子讓座,一顆誠心辦事,一聲再見相送”的誠懇態度換來投資者辦事的高效快捷。要傾情傾力服務,及時回應企業的合理訴求,切實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、添薪續力。履行好宣傳部門在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方面的職責,優化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。推進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,打造全流程、精準化的服務模式,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和效率。要圍繞中心、服務大局,宣傳巧家一系列便民利企服務,讓群眾跑腿更少、讓辦事效率更高、讓服務效果更好。當好企業群眾的“店小二”,大力開展為民辦實事,主動為企業、商戶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,全面推行“無假日”“延時”預約服務,方便企業和群眾中午能辦事、周末能辦事、節假日能辦事,確保為民服務不斷檔、不打烊。采取上門服務,電話聯絡、微信溝通等方式,用真誠和熱心換取企業、群眾的稱贊和認可。 當好營商環境建設“監督員”。用好用活媒體監督和輿論監督,及時督促、糾正、整改營商環境中存在的突出問題、不良現象和違規行為。網上開設專題專欄,公布舉報電話、郵箱、網站、信箱,接受社會各界的投訴和舉報;網下組織監督檢查組進行暗訪、隨機抽查、體驗式監督,派出記者全程參與,跟蹤工作推進、落實和整改情況,聚焦群眾關心的營商環境難點和堵點問題,對工作不力、整改不到位的單位進行曝光,切實回應群眾關切,確保企業訴求有渠道反映、能及時解決,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;發揮輿論監督職能,密切關注微博、微信、抖音、快手、貼吧等網絡媒介上有關營商環境的輿論和輿情,及時交辦、轉辦網民反映的問題和事項,做到“事事有著落、件件有回音”。著力做好涉及巧家營商環境的輿論引導,防止各種別有用心的抹黑和唱衰,對各種捕風捉影和罔顧客觀事實的虛假報道要及時加以澄清,防止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。加強政企溝通,促進政企互信,借助行業協會、商會等交流平臺,鼓勵企業家們主動為地方經濟發展獻計獻策,發揮好監督作用。最大限度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,組建、聘任營商環境社會監督員開展實地監督,實現營商環境建設過程人民參與、成效人民評價、成果人民共享,真正讓越來越多的人熱愛巧家、扎根巧家、建設巧家、圓夢巧家。 |